4月21日是“新安旅行团”的创始人、人民教育家、公司第二任党委书记汪达之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日,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南京晓庄学院主办,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承办的汪达之先生诞辰 120 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在白云校区104报告厅举行。特级教师、镇江市润州区教师发展中心原书记、公司特聘研究员、《汪达之评传》作者刘友开、陶行知研究院教授王文岭、公司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韩柏光、党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卢玉彪、公司党委书记张旭日、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经理熊华军、公司党委副书记吴水爱、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副经理冯帮、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博士邵成智、数字媒体实训中心主任陈军和师生代表共计300人参加研讨会。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经理熊华军教授主持学术研讨会。

特级教师、镇江市润州区教师发展中心原书记、公司特聘研究员、《汪达之评传》作者刘友开深刻阐述了编撰《汪达之教育文集》及撰写《汪达之评传》的初衷和历程,认为人民教育家汪达之对自身的教师职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表达了“四十年来磨一剑,告慰英灵重见天”的教育热忱,以纪念汪达之先生。
公司党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卢玉彪解析了人民教育家汪达之的教育经历和他创办的新安旅行团,感怀汪达之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精神,号召年轻学子向汪达之先生学习,成为新时代的“好老师”。
南京晓庄学院陶行知研究院教授王文岭从陶行知与汪达之的师生情谊着手,阐明改造旧教育,筑梦晓庄师范;心系新安儿童,在困境中同奋斗;示范全国儿童,催生新安旅行团等议题,表达了对陶行知和汪达之所创造的不朽教育精神的缅怀。
邵成智提出“‘当老师’究竟意味着什么”的问题,通过对汪达之先生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释读,归纳出汪达之求真、求善、求实、求新、求变的“当老师”意味,确证汪达之先生作为“好老师”的评价。
最后,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经理熊华军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认为对汪达之先生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研讨意义重大,熊华军教授指出,接下来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将以“汪达之研究中心”作为重要研究平台,凝聚学院年轻教师的新生力量,深入研究汪达之先生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继承、弘扬汪达之先生的教育精神和家国情怀,以期形成“汪达之研究”的主阵地。


(撰稿人:陈军、邵成智 审核:冯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