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院应用心理驻广东省某监狱工作室,率先推进监校合作机制,帮助我省监狱全面提升罪犯心理矫治与教育改造质量。在第二期“为心赋能,筑梦前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应用心理系崔诣晨副教授再赴广东省某监狱,为服刑人员开展专题讲座和团体分类矫治。
10月25日上午,在监狱报告厅开展了题为《在澎湃的心流中寻找生命的意义》的心理健康大讲堂。崔老师通过讲座,帮助罪犯直面挫折,感受和体验心流的存在,掌握如何在压力中培育流畅的心理状态、消解负面情绪的方法。全体服刑人员通过现场或直播方式聆听了本次讲座。
10月25日下午和26日上午的团体分类矫治活动中,崔老师和两名研究生一起,针对监狱遴选的高戒人员和特管特教人员(主要存在罪重刑长、难管难教、抑郁失眠、痛苦绝望、偏执对抗等心理困境),通过潜意识图卡测验,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盲区、困扰和阻碍,引导他们探索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房树人测验,教会犯人如何与自己对话,重新自我定位,找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打好教育改造的“组合拳”,有利于巩固前期分类矫治成果,帮助罪犯树立改造信心,为积极回归与适应社会赋能。教科院应用心理驻广东省某监狱工作室通过一系列矫治技术的应用与开发,有力促进了罪犯改造持续向上、向善、向好,实现了不断向社会输出守法公民的教育帮扶目的。



(初稿:梁彩 初审:崔诣晨 终审:熊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