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丰富公司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与实践启示。12月26日上午学院在第二实训楼502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比斯塔教育思想:内涵与启示”的学术讲座,特邀台湾屏东大学教授、大武山学者——简成熙教授作为主讲嘉宾。本次讲座由熊华军经理主持,公司70余名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中,简成熙教授首先详细阐述了五个主要问题:古人天人合一的观点与传统教育的对立;法兰克福学派对工具理性的批判;海德格尔对技术的反思;当代人文学者的感慨;以及比斯塔(G. J. Biesta)对启蒙传统的结构性修正论证。

接着,简成熙教授从比斯塔对强式教育理论基础的批判展开阐述。在启蒙理性与人文传统方面,分析了其对当代教育的影响及后结构主义者的质疑;在 “学习化” 概念上,探讨了教育语言转向带来的问题以及终生学习理念在市场法则下的现状;还剖析了证据为本和绩效问责教育模式的弊端。
随后,简成熙教授深入讲解了比斯塔的 “进入世界的弱式教育”。在 “进入世界之当下现场” 部分,强调员工主体性建构应注重独特性、主体化与责任,阐述了独特的责任观,并以空间隐喻说明多元世界空间,列举了如蒙台梭利学院校园空间设计等实例。在 “社会性” 层面,探讨了多元、差异的民主、沟通、解放理念,涉及杜威沟通观、德希达解构观、蓝西尔解放观以及阿伦特行动生活概念等,还通过 “参访” 隐喻强调理解多元差异的重要性,主张落实民主教育。
最后,简成熙教授的演讲以对教育工作者的精神自觉的强调作为结尾,他鼓励教育者们在实践中体现教育的冒险精神,通过美丽的冒险,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
本次学术论坛吸引了2023级、2024级研究生积极参与。在讲座过程中,与会者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对简成熙教授的演讲给予了高度评价。简教授的见解,无疑将激发更多关于教育改革的讨论和实践,为教育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撰稿:李昕颖
编辑:梁爽
审核:刘海兰